盘石店村

概况

  明永乐三年(1405年),王文莫从河南开封迁此建村,以开店为生。因门前有一磐石,故命名磐石店村,后“磐”演变为“盘”。另一说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姓来此居住。之前有王姓敬田从嘴子后村搬来,在路边开一小店,因店前有一圆石,形状如盘,行人便称之为盘石店,村名由此而得。
  盘石店村位于海阳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21°16',北纬36°52'。东与霞石村、于家河村山泊相连,西与虎山村、东杨格庄相邻,北与龙头村相接,南与南鲁家村隔河相望。距市政府驻地18公里,为盘石店镇政府驻地。
  全村辖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苹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1180户,2990人。有王、潘、李、胡、刘、高等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王姓。
    
大事记

  1936年6月26日村民王龙庆建房放鞭炮,不慎引起大火。全村320户,有220户居民的房屋、财物被烧尽,后人称之为“火烧盘石店”。
  1939年国民党海阳县政府为躲避日军飞机轰炸,迁至本村。
  同年无声电影在本村首次放映。
  同年7月20日本村遭日军飞机轰炸,死亡1人,伤1人,毁坏房屋38间。
  1940年2月12日日军扫荡经过本村,打死1人,伤1人,烧毁汽车1辆,毁坏房屋41间。
  1941年6月中共盘石店区委、区政府在本村成立,区委书记张任寿,区长张吉仓。
  1942年11月21日日军胶东大扫荡经过本村,打死1人,伤1人,烧毁房屋38间。
  1943年6月10日中共盘石店区委、区政府发动周边24个村的村民,在本村批斗伪镇长王敏忠。
  1947年3月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华中建设大学由苏北迁鲁南,又迁海阳,来盘石店区办学。7月8日,华中建设大学从胶东招生1700人,在本村举行开学典礼。
  1954年本村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镇八社之一),王洪忠任社长。
  1958年11月1日盘石店人民公社在第一大队--原本村胜利农业社兴办一处敬老院,为全县之始。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0年村集体投资3万元,建成蓄水池,全村用上了自来水。
  1996年村集体投资30万元,为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
  1998年9月王以成之外孙、王隽英之子、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丁肇中,来本村探亲。
  2000年集体投资60万元,完成了村内南北大街的贯通工程。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38年,成立盘石店小学,后改为盘石店完小。本村多次被各级政府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自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60人。
  盘石店村的大秧歌全市闻名,多次在县市组织的汇演中获奖。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只有100公斤。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5年,人均粮食400公斤。2002年,人均粮食600公斤,人均存款3000元,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500辆,摩托车400辆,电话600部,彩电700台,电冰箱50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1989年,村统一规划房屋建设,划定了两个新房区,街道整齐,交通方便。2000年,为了适应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支部、村委自筹资金,建起了南北长约2公里、宽20米的村内街道,改变了交通难的问题。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0年12月26日,留格庄至盘石店村11千伏高压线路开闸送电,结束了人们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1990年,投资50万元,安装自来水。1995年,投资20万元,安装闭路电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1990年起,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村委每人奖励200元。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0年11月,东杨格庄董俊英发展王廷堂为中共党员,成为本村第一个党员。1941年3月,村成立党小组,王廷堂任组长,并介绍胡仁、王文海入党。1941年8月,村成立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王廷堂,委员王洪财、王仁(洪坤)。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组织子弟兵团60多人,随军参加万第讨赵(保原)战斗。村党支部多次被中共烟台市委、海阳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王廷堂、王洪财、高长信、王占亭、王廷仁、王丕田、严庆福、王喜、王彦举、王洪忠、王文利。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8个,党员108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3年建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先后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王仁、王文海、王廷琅、王文杰、王竹南、王洪忠、王哲、潘东、严庆福、王喜、王彦合、王瑞廷、王喜、王文利、王永凯。1999年,党支部书记王文利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会主任。

人物

  简介王承志(?-1867)武艺超群,善使大刀,人称“大刀王承志”。清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二十八日,捻军来到盘石店,王承志率团练抵抗,后被捻军杀死。清廷封其为骑尉。
  王以成(1877-1912)字箫九,中国同盟会会员。21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登州文会馆。后入青岛工部局学习绘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渡日本求学,专习土木工程。其间,与日照人丁惟汾结识,立志反清救国,遂成莫逆之交。其时,孙中山于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王由丁惟汾介绍加入该组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学成回国,任津浦铁路工程师,著《论铁路工程》、《论铁路测量》二卷。宣统二年(1910年)赴北平,任《国风日报》编辑,因抨击时政,遭清廷忌恨,报馆被查封。王深感非武力不足以推翻清王朝,遂决意投笔从戎。1912年2月1日,民军首领王长庆、王以成、邓天乙(邓振德)等率军数百人,由安丘挺进诸成,一举攻占县城。
  王以成与法国教士谷司德交往甚密。岂料谷司德阴蓄祸心,暗地与知县吴勋策划,密令城外清兵将枪弹藏于高粱秸中,以卖柴为名,运至城内;同时,吴勋电请沂州巡防营出兵,反攻诸城。2月10日,清兵里外夹击,王以成等用炸弹应敌,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2月14日,吴勋获悉王以成等人藏于传义教堂,派兵围剿,王壮烈殉难。
  王隽英(1908-1960)女,别名崆峒筱侠,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大会代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912年,其父王以成参加辛亥革命,于诸城牺牲。其父挚友丁惟汾收她为义女,资助其去北平燕京大学攻读,后以优异成绩考取研究生。曾编写《伟伟华夏》三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励精图治》,由中华书局出版。“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募捐及抵制日货等活动,把母亲赠给的金戒指和自己节省的10枚银元,一并献给东北抗日义勇军。还撰写了《告妇女同胞书》,号召妇女“冲破樊笼,振翼高飞,允文允武,建功立业,争当巾帼英雄!”燕京大学毕业后公费留学美国,就读于密西根大学,获教育硕士学位。后与丁观海结婚,生子丁肇中。1945年6月2日,偕同侯雪屏、叶讯等去曾家岩晋谒蒋介石,面陈民生大计。到工厂、学校、军旅、居民区发表演说,鼓动抗日,被舆论界誉为“矢勤矢勇,抗日救国”的“国民党名士”。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王隽英出川入宁。1949年举家去台湾,后侨居美国。1960年病逝。
  王洪忠(1918-2001)194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村党支部书记。1956年出席山东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被授予山东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光荣称号。
  李镇原名李珍,1927年生,1942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共海阳县委组织部干事、区委书记,海阳民工大队政委,青年团大竹地区工委副书记,青年团四川省委秘书长、副书记,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高教局副局长,省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等职。1985年,被国家体委授予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证章、证书。1999年,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授予电大教育优秀创业者荣誉证书。
  王仙明1948年,荣获山东军区颁发的山东省民兵爆炸英雄称号。
  王齐斋曾任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王淑芬女,1955年6月生,中共党员,海阳市丰盛羊毛衫厂厂长。1999年被评为烟台市劳动模范。
  潘志刚1958年5月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1976年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回村劳动,1977年调烟台汽车运输公司工作。1982年毕业于山东农机学院,先后任烟台农机研究所助理工程师、科技人才中心干部,烟台开发区焊接材料公司、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工程师、副主任等职。曾获机械工业部农机总局三等奖、全国农机情报网二等奖。
  

烈士名录  王孝忠  王维庆  张仁才  王连明  张振宝  王占升  王维先  王仁福  王维法  王仙庆  王孝堂  王洪彦  王治丹  胡德基  王俊祥  王洪省  王显德  潘修  王宗堂  王元璞  王文胜  王德升  王殿甲  高云朴  严长松  王宗见  王杰  王京财  王新桥  王宗良  李言城  王显国  王松秋